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和防治标准
专栏:常见问题
发布日期:2019-04-09
阅读量:5467
作者:佚名
收藏:
水土流失,是我国生态恶化的集中反映,为了解决我国的生态问题,就必须加强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采取各种措施综合治理。 五:加强水土保持的科技投入,提高科学治理水平。

水土流失,是我国生态恶化的集中反映,为了解决我国的生态问题,就必须加强对水土流失的治理。严重的水土流失,会威胁国家生态安全、饮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粮食安全,制约国家经济的发展,所以每个国家都必须重视。

一:强化造林治理。

1、压缩农业用地,重点抓好川地、塬地、坝地、缓坡梯田的建设,充分挖掘水资源,采用现代农业技术措施,提高土地生产率,逐步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2、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3、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超载过牧的地方应适当压缩牲畜数量,提高牲畜质量,实行轮封轮牧。

4、复垦回填: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

5、对流失严重、坡度过陡,造林不易成功的陡坡地,要辅以培地埂,挖水平沟,修水平台地等工程强化措施。

 

二:减少坡面径流量,减缓径流速度,提高土壤吸水能力和坡面抗冲能力,并尽可能抬高侵蚀基准面。

1、应从地表径流形成地段开始,沿径流运动路线,因地制宜,步步设防治理,实行预防和治理相结合,以预防为主;冶坡与冶沟相结合,以冶坡为主;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采取各种措施综合治理。

2、充分发挥生态的自然修复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示范引导,实施分区防治战略,加强管理,突出保护,依靠深化改革,实行机制创新,加大行业监管力度,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加强预防监督职能的发挥,依法防治水土流失。

1、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有关法律法规。

2、严格控制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开垦土地,坚决制止毁坏林地、草地以及污染水资源等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发生的行为。

 

 

四:处理好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

水土流失治理与水土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相结合。只有强调减蚀减沙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才能发动广大群众参与水土保持工作。

 

五:加强水土保持的科技投入,提高科学治理水平。

实施科教兴水保的战略,提高水保科技含量,提高科学技术在水土保持治理开发中的贡献率,是达到高起点、高速度、高标准、高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加快实现由分散治理向规模治理、由防护型治理向开发型治理、由粗放型治理向集约型治理开发转变的重要措施。

      需要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建议选择专业第三方公司,更多疑问欢迎咨询四川一众:13094429455

 

 

上一页:节能评估报告-节能报告
下一页:浅析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及防治措施